一部好片應該取一個不同凡響的片名,至少不應該是讓人搞不懂哪部是哪部的絕地絕命終極任務救援;看完完全沒有什麼好跟友人討論的劇情,一句影評也都還沒有看,會上來打其實是看一本書看到一半,想抒發一下書的內容:
- 這世上大部分惹人不愉快的話語,多半是因為說中了一部分的事實,所以有些人才亟需聽別人說「你現在的樣子最美」「你不需要改變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所以我們才會在聽到你說不需要做什麼改變去得到什麼的時候(你就是我們想得到得不到的人啊)淚腺突然飽滿。
於是我想到了火星任務最好的一幕,麥特戴蒙即將離開火星,他鼻頭的一股酸楚,這部片如果不是真人真事就沒什麼意義,漫長的太空旅行沒有探索人性孤獨,沒有批判文明污染與社會不公,當然也不一定要這麼做作,只是這部片如果就只是為了演一個太空人被留在一個星球上求生,那比荒島求生跟我生活的關係還要遠的東西無法引起我興趣,所有的人聰明到不現實,比起星際效應、地心引力歡笑的地方多很多,『Are you kidding me~! or Are you kidding me!?!@#$%...』
雖然地心引力跟星際效應我都一度看到快睡著,但我知道那種絕靜於枯燥才是必要之惡(我知道看這兩部看到哭的人一定覺得無法跟我們這種看到睡著的人對談哈哈)。當然也不到惡啦,就是一種非大眾而速食的美,沒有太多的故事可演而主角的演技能撐起全場。
回到最好的那幕,第一時間的理解是I will never come back. No one will never ever see what i've seen. 嗯,或者僅僅是終於可以回家了的壓力釋放...;另外的啟示就是作物不是理所當然的存活,我們平常是多麼忽視吃在我們嘴巴的東西、擱在碗盤裡的東西。
想來我也是因為看地心引力的影評才認識某位人士,那是無法再複製的一段人生(我知道因為我仍企圖複製...)
寫這篇的初衷其實是想為了這個人再去看一次地心引力跟星際效應。
全站熱搜